2023年9月7日,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1、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可以简单理解为,新质生产力就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
2、为什么要提出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理论在中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创新和有益尝试。习近平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从中可以看到:第一,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生产力概念,是对生产力理论的发展;第二,新质生产力在中国已有发展实践,理论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将新质生产力应用于发展实践,立足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3、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落实到实践?
对于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体现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系列指示。
(1)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立足科技创新的产业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现形式。在2023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来源:互联网
习近平还以能源产业为例指出,“要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合理选择技术路线,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量生产力发展。”“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对地方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2024年3月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要突出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巩固传统产业领先地位,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使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3)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科学施策,因地制宜。针对各地方各部门争相布局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
4、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对重要关系,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匹配。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改革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习近平还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围绕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